訊源:
1 2

溝通無效怎麼辦?掌握這8大溝通技巧,讓對方真正聽進去!

熱門話題 / 周巽正 廖文華

溝通不只是說話,更需要用心傾聽與理解。我們將帶你認識正向、負面溝通方式的差異,再透過8大實用溝通技巧,教你如何表達想法、化解衝突,掌握有效溝通的關鍵。想學會溝通、增進人際互動力,看這裡就對了!

影片上架日期: 2025年2月12日

 

延伸閱讀

文章發佈日期:2025-02-13/文章最後更新日期:2025-02-13

 

一、溝通意思是什麼?溝通的定義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!


「我每天都跟你說這麼多,為什麼你都聽不進去?」、「昨天開會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啊!」、「我們都講那麼久了,你怎麼還不懂我的感受?」聽起來很熟悉嗎?你我或許都曾聽過或說過這些話。

在生活中的許多場景,無論是跟爸媽討論未來規劃、和主管談工作進度,或是與另一半分享心事,經常出現雙方說了很多話,卻總覺得沒有真正溝通到的情況。一方覺得已經充分表達了,另一方卻仍無法體會。

這是為什麼呢?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對「溝通」二字有所誤解。


(一)什麼是溝通?


所謂「溝通」,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想法、情感和訊息的過程。

溝通與「說話」有著本質上的差異:前者需要「雙向」互動,後者則經常僅是「單向」表達。當我們向孩子、伴侶或同事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個小時,全程卻未給對方回應的機會時,我們確實說了很多話,但這並稱不上是「溝通」。

良好的溝通就像是在築橋,讓雙方的想法和感受能夠互相交流,產生共鳴與理解。然而,若橋的一端始終緊閉,那無論另一端再怎麼努力運送,這座橋也無法發揮連接兩岸的功能。

也就是說,只有當雙方都願意用心聆聽對方的聲音,以理解與交流取代單方面的說教、指責或抱怨時,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溝通。


(二)溝通的目的有哪些?


真正的雙向溝通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:

  • 相互理解: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,培養同理心。

  • 建立關係:與他人建立情感連結,發展出更深厚的人際關係。

  • 解決問題:幫助我們釐清肇因、交換意見,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  • 傳遞價值:分享想法、經驗和見解,傳遞正向的價值觀。

  • 化解衝突:透過適當的溝通方式,我們能化解誤會,消除對立。

 

二、怎麼說對方都聽不進去?因為你沒用對溝通方式!


了解溝通的本質和目的後,接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如何透過正確的溝通方式,創造雙贏的對話。


(一)如何有效溝通?正向思維讓對話更順暢!


溝通方式大致可分為正向及負面兩種,用對溝通方式,才能讓對話更順暢;反之,負面的表達方式不僅無法傳達想法,更可能造成關係的裂痕。


正向溝通

  • 雙贏態度:溝通不是一場零和遊戲,讓你贏我就得輸。若能以開放的態度尋求共識,尊重每個人獨特的觀點和價值,就能創造雙贏。

  • 因人而異:根據每個人的個性和處境調整溝通方式,讓訊息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。

  • 少評論、著重事實:用「客觀」事實和具體的例子取代「主觀」論斷,讓對話更具說服力。

  • 表達真實感受:運用適當的方式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,有助彼此互相理解。

【延伸觀看】《道在人間》四招溝通不敗起手式


負面溝通

  • 打斷、臆測人:因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打斷他人說話,或在對方話未說完前就妄下判斷,不僅顯得不尊重,也容易造成誤解。

  • 批評、指責:一味指責他人的錯誤或缺點往往會讓對方更抗拒,無助於解決問題。

  • 以直率為藉口傷人:以「直率」包裝不當的言語,傷害對方的感受。

  • 防衛心:過度堅持己見,遇到批評或建議時就立刻豎起心防,不願接納不同的聲音。


【延伸觀看】《維他命施》別在別人的人生難題上「搶答」《共享觀點》直白表達有錯嗎

那麼,具體來說該如何以正向溝通取代負面溝通呢?以下為大家介紹8個實用訣竅,讓你輕鬆掌握高效溝通的技巧,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。


(二)如何練習溝通?從這8大溝通技巧學起!


✦ 培養同理心


體會對方的處境和感受,不急著下判斷或給建議。

《聖經.彼得前書》3章7節提到要丈夫「按情理」與妻子共同生活,英文譯為「with understanding」,正是提醒我們即便是相處已久的家人朋友,仍要保持傾聽的心,理解對方的感受與想法,因為認識是持續進行的過程——當我們停止了解對方,溝通就容易失敗。

只有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立場,真誠地站在對方角度思考,才能建立更深刻的連結。

舉例 朋友:「最近工作壓力好大。」

  • 「你講很久了,幹嘛不換工作?」(X)
  • 「這行真的不好做,你辛苦了!」(O)


✦ 專心聆聽、適時提問


「聆聽」是溝通的首要關鍵。避免在對方說話時滑手機、分心想別的事情。聆聽時,也可以多觀察對方的表情、肢體語言,並透過適當的提問,更深入了解對方想表達的重點,以及背後的想法和感受。

舉例 孩子:「我今天被老師罵⋯⋯」

  • 邊滑手機邊說:「一定是你又做了什麼惹老師生氣。」(X)
  • 放下手機,看著孩子說:「是發生了什麼事嗎?」(O)


【延伸觀看】《維他命施》傾聽,是一帖止痛藥


✦ 展現理解的態度


適時點頭或用簡短的回應,讓對方知道你正在專心聆聽,也可以重述對方的觀點,確認自己是否理解正確。這樣不僅能讓對話更有效率,也能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。當對方感受到你真誠的態度,自然更願意敞開心胸與你溝通。

舉例 配偶:「我覺得不要給孩子太多規矩比較好。」

  • 「你這樣會把孩子寵壞!」(X)
  • 「嗯,是擔心這樣會讓他更想反抗嗎?還是有其他考量?」(O)


✦ 掌握說話時機


除了用對方式,找對時間也非常重要。應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場合表達想法,避免在對方疲憊或情緒低落時談重要的事。有時不在第一時間急著表達,讓彼此都有時間消化、充電,更容易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。

舉例 伴侶加班回家,看起來很疲倦

  • 「這個月房貸你怎麼還沒繳!」(X)
  • 「剛收到催繳房貸的通知,但你今天應該很累了,先休息,我們明天再討論。」(O)


✦ 控制情緒表達


《聖經.雅各書》1章19-20節提醒我們要「快快聽,慢慢說」。生氣時說出口的話,往往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。當雙方情緒起伏比較大時,不要急著說明事情,不妨先暫停對話,等心情平復後再繼續溝通。這樣不只能維持良好關係,也能讓談話更有建設性。

舉例 同事:「我覺得你的作法不太好。」

  • 「哪裡不好?我做這行比你久!」(X)
  • 「了解,那具體上是哪方面讓你覺得需要調整呢?」(O)


✦ 注意非語言訊息


有時候,表情和肢體動作比說出來的話更能表達真實感受,當觀察對方的表情、語調,也留意自己的肢體語言正在傳遞怎樣的訊號。若保持適度的眼神交流、友善的表情,以及開放的肢體姿態,都能幫助傳達善意。

舉例 開會時,客戶雙手抱胸、眉頭深鎖

  • 完全忽略對方的身體語言,繼續說明(X)
  • 「到目前為止,有哪裡需要我們可以進一步說明或釐清的嗎?」(O)


✦ 放慢溝通節奏


放慢說話的速度,不僅能避免因衝動發言說錯話,也讓對方有機會理解和回應。也不用著急填滿每個談話空檔,給彼此一些思考和消化的時間,更有助雙方互相理解、產生共鳴。

舉例 伴侶:「你每次都不相信我!」

  • 立即反駁:「那是因為你每次都讓我失望!」(X)
  • 深呼吸後:「我需要一些時間整理情緒,等我們都冷靜一點再來談。」(O)


✦ 避免負面或概括性詞彙


盡量避免說「你每次都這樣」、「你永遠不會改」這類負面的概括性字眼。專注於眼前的問題,避免翻舊帳,並選擇具體且正向的表達方式,能讓對方更願意聽進你的想法。

舉例 看到客廳有衣服散落在地上

  • 「你每次都這樣,永遠學不會整理!」(X)
  • 「客廳的衣服是你的嗎?記得收起來喔!」(O)

 

三、學會溝通才能說進對方心坎裡!GOOD TV助你擁有好人緣


看到這裡你應該發現了:現代人常把溝通的重點放在「如何表達」,認為只要說話技巧好、口才了得,就能吸引他人、贏得認同。但其實,真正的溝通關鍵不在於你能說什麼,而在於你願意聽什麼

在暢銷書《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中有句話說:「在被理解之前,先去理解他人」(Seek first to understand, then to be understood.)。有時,靜靜聽對方說完十分鐘,可能比你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小時還有效。

上帝賜予我們兩隻眼睛、兩個耳朵、兩隻手,卻只有一張嘴,或許就是提醒我們:多看、多聽、多做,但要少說。當我們願意理解對方、換位思考時,對方的心自然會敞開。人放下防備後,也更容易接受我們想傳達的訊息。

如果你渴望深入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些溝通技巧,GOOD TV好消息電視台會是你的好選擇。GOOD TV的節目涵蓋了生活智慧、靈性成長、信仰探索等多個領域,其中許多節目專門分享如何用更有智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,幫助你學會如何從容應對各種溝通挑戰,讓你的言語成為傳遞愛與正能量的橋樑。

GOOD TV線上看提供了便捷的觀看方式,你可以透過官方網站、手機APP或電視APP免費觀看,隨時隨地汲取來自節目的智慧與啟發,詳情請見:https://www.goodtv.tv/mod-list。讓我們一起學會如何用言語傳遞愛與智慧,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。

【延伸觀看】《奔向標竿》造就生命的溝通

相關影片